Saturday, June 7, 2008

金融篇:大马股票交易所主二板合并





首相阿都拉于2008325日,在<2008年投资大马>大会上宣布四项新措施:

1) 精简大马股票交易所架构:
a) 主二板合并
b) 自动报价市场(MESDAQ)
进行革新
2) 推行造市商(MARKET MAKER) 制度
3) 开放债券市场的批准架构
4) 政府允许建立第三个信贷评估机构 (CREDIT RATING AGENCY)

大马股市各板现有上市规定


最低缴足资本(PAID UP CAPITAL)

盈利纪录

主板

6千万令吉

5年

二板

4千万令吉

3年

自动报价市场

200万至2千万令吉

已经营运至3年

议题焦点:

首相宣布推出的”统一板”
,主板和二板股合并,市场人士看法好坏参半。二板从此和主板二合一,出现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的局面,短期内将拖累马股整体评级,但此为全球交易所的精简化趋势,长期影响有视监管当局如何规划,执行和监管。市场非议合并措施开倒车,从今年注重的流通量转为资本规模,但好处是上市门槛降低,同时,不符上市条规的公司也更快出局。

正面的说法如下:

1.合并措施对机构投资影响中和,长期能让基金经理更弹性投资,在中小资本和成长型公司有更多选择。重要的是二板公司的素质已比过去改善,归功交易所近年大力整顿,执行除牌令。

2.部分资产管理或信托基金公司或调整现有投资策略。
(A)目前大部分业者,硬性规定只投资主板,不投资二板和
MESDAQ股。
(B)基金经理是务实的,追求公司的盈利表现和成长潜能;只要能为投资组合带来
回酬,主二板公司不是问题。
(C)蓝筹股(BLUE CHIP) 特点: 业绩保证/成长缓慢
(D)二三线股特点: 成长强劲/其中有长期受忽略的遗珠股

3. 统一板将以质为重,去芜存精;上市公司多寡成次要。(通过严格监管,上市条规和奖励,提升上市公司素质,有助吸引投资者)

4.一般相信统一板指数或进行调整;包括100只综指成分股从新洗牌,纳入高流通量二板和MESDAQ股,同时淘汰流通量不理想的主板股;这才能贴切反应合并后的内涵。


5.其他可能性包括新指数:
a)或扩大成分股数目
b)或根据主板,二板和MESDAQ公司数目(或资本规模)比例,重新区分和制定。

负面的说法如下:

1.二板和MESDAQ 合并概念更实际。原因是二板和MESDAQ共同点不少:

a)
个股基本面因素欠佳
b) 股价波动强烈,但无法反应实际估值
c) 流动量不足

d)企业和市场消息匮乏


2.MESDAQ上市条规日趋严格,已乖离当初初创时协助创业公司集资的宗旨,和二板合并更实际。

3.二板股业绩缺乏惊喜,勉强主二板合并,不伦不类。(虽然主板股不乏害群之马,但整体表现仍比二板股高出几个等级)

4.散户面对选股不便,特别是听取市场消息,不作功课者。(基金经理有研究部门支援,合并后选股没问题。

5.锁定指数的基金经理初期面对不便,一些锁定综合指数的基金,或需从新调整投资组合,惟影响程度得有视统一板的新指数组合而定。

附加议题:

自动报价市场(MESDAQ)进行革新,使相对规模较小的公司可在成立后的较早阶段进入股市。
落实赞助商机制,长期影响正面:
a)当局或规定有关公司背后的创投资金长期投资,并确保有关公司业务的成长潜能和良好的营运模式。
b)赞助商机制或扩大MESDAQ股种类,不再局限于科技类股,只要营运模式健康/成长展望良好。



资料来源:
1
星洲日报
2
THE STAR BIZWEEK
3
MALAYSIA FINANCE BLOG SPOT

论坛(4)
日期: 31/05/2008
时间: 8.00 pm - 10.30pm
地点: 浦种,雪兰莪(Puchong, Selangor)
主持人 : 罗玉忠
纪录人 : 陈俊铭

1 comment:

Anonymous said...

关于大马主板和二板合并的利弊,由于我不了解大马市场的整体情况,如:各板上市公司的数量、流通市值、上市公司的质量区别、市场的容量等,无法给出很具体的意见,但是你们所列出的观点都是存在的,也是正确的。

国际上第二板市场中,以美国NASDAQ最为成功,之所以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美国高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为NASDAQ提供了良好的上市资源,而其良好的制度安排保持了市场的流动性,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如果大马的二板市场不具备这些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,市场的流动性就没有保障,那确实没有存在的意义。

国际市场上也有相当多的失败案例,比如英国的USM于1996年关闭。主要原因在于:当企业成长至符合主板上市条件后,往往转移至主板,给投资者留下的印象是在第二板上市的多是不成功的企业, 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兴趣和其他企业的上市意愿,使得市场因缺乏流动性和新鲜血液从而衰亡。

所以大马的主二合并,也许是好事,我个人觉得大马市场容量太小。

扩大MESDAQ股种类,不再局限于科技类股,只要营运模式健康/成长展望良好。 ――非常正确,现在许多国家也正在改变原先只针对高科技类公司的局限性,中国也是。

创业板市场能否成功运作,除了市场的定位的合理性外,管理者必须具备高水平的监管能力,市场必须要有先进有效的交易机制,尤其是监管能力,美国之所以运作得这么成功,是因为他们有强大的监管能力,中国就不行了,监管能力极其差,这2年综合治理后稍好。中国的交易机制弊端非常的多~~~

所以中国交易所的网站没什么值得借鉴的东西。

交易机制是人制定的,中国最关键的就是缺少金融方面的专家,缺少有经验的专家。

交易所是政府的,跟政府一样存在很多问题。
交易所的理事长、总经理都是国务院任命的。没能力的也能做,只要有关系。这就是高层建筑。

中国有段时间请了很多海龟回来发展国家的金融业,结果步子迈的太大了,结果也不理想。
海龟们没有考虑中国的国情。

还有我个人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国人的诚信问题,由于这个问题,造成上市公司质量不佳。
违规、犯罪成本太低。

所以大家都铤而走险,我说的是上市公司。
上市公司违规,而监管层的监管水平又很差。这样的市场可想而知。

所以中国的中小企业板论证几年了还没有推出。应该今年会推出

所以在中国做企业,尤其是中小企业非常非常艰难。政府一直在说要扶持中小企业,但是雷声大,雨点小。仅有的一点风险基金也都是被那些有关系的人蚕食了。